成果信息
本项目获2005年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的资助,整合生物医用多孔金属材料和钛合金的特性,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和真空烧结法制备多孔钛合金髁状突假体,并采用表面处理技术对假体与骨接合表面涂覆TiO2/羟基磷灰石涂层,提高其生物活性;而在假体关节面涂层聚四氟乙烯薄膜(PPTEF),使多孔钛合金的抗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提高并具有仿关节面软骨层的缓冲作用功能。对假体的表面特性、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生物安全性和生物功能性进行检测及体内植入动物试验,综合评价多孔钛合金髁状突假体的生物相容性,探索出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均优良的多孔钛合金颞颌关节置换理想的假体。)
背景介绍
颞颌关节强直、下颌骨的肿瘤累及髁状突、髁状突骨折后不能复位固定、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及其他疾病等导致髁状突摘除或缺失,致使患者面部畸形、功能障碍以及患者的严重心理创伤,因而迫切要求对髁状突缺损进行修复。目前国内外有学者报道利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钴铬钼合金、不锈钢、纯钛和生物陶瓷等制备成髁状突假体并进行临床试验,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在假体的力学兼容性和摩擦力学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应用前景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体硬组织缺损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需要借助于医用植入物材料进行康复手术的病人也很多。据统计,近30年来,我国外科植入件市场发展速度惊人。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5%~30%之间,预计未来10年仍将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由此可见,钛合金植入物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