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本项目筛选的三株鱼腥藻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的特点,其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通气条件下生物量生产率可达20-25g/m2/天。不同季节采用不同品种(系)搭配进行浅池大规模静置培养,有效生产日可达120天以上,生物量生产率达10-13g/m2/天。现作为多种养殖动物的饲料已完成小试和中试,通过多种养殖动物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对虾体长增加22.8%,重量增加31.7%;青虾小试增产3.5%,中试增产15.4%;鲤鱼网箱试验增长速度提高28.5%,饲料成本降低18%,饲料蛋白质利用率增加20%;蚕体重提高10.6%,蚕茧增重提高16.7%;利用鱼腥藻作为添加剂配制的增色饵料进行了鲤鱼小试,养殖5周观察,鲤鱼的肉色明显增红,增重率比对照提高32.5%。该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可进入工厂化大规模生产。)
背景介绍
饲料工业的发展正在国民经济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质原料严重不足又是我国发展饲料工业的难题之一。鱼腥藻具有蛋白含量高,生长快,培养方式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并且藻蓝蛋白也高于螺旋藻。 所以中科院首创用鱼腥藻作为饲料。)
应用前景
根据市场需要,鱼腥藻饲料可从三个层次进行应用:(1)直接配制需求量大的鱼、虾、鸡等饲料;(2)特种饲料或饲料添加剂,如对虾、鳗鱼、蚕饲料、增色饲料;(3)深加工提取色素、多糖后再配制饲料。实践和实验证明,这三个层次,在国内外都有庞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