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在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所长基金的支持下,科研人员针对餐厨废弃物无序管理的现状,积极组建研究团队,对餐厨废弃物的处置技术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经过几年的科学研究,汲取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做法,提出了餐厨废弃物无害化、能源化处置的思路,并通过技术集成和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发明专利2项)的工程化成套技术和工艺路线:将餐厨废弃物中的油脂经过分离精制变成生物柴油,将碳水化合物等成分经过酶解、厌氧发酵等过程转化为燃料乙醇,将乙醇发酵残留物和其他有机成分通过发酵产生沼气,将沼气工程的沼渣沼液通过处理变成生物肥料。本工艺是融合了多项成熟技术的集成创新工艺,遵循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其能源化思路有别于国内以饲料化为主的技术路线。早前,该工艺已经建立了1吨规模的中试生产线,进入工程化中试阶段。为了深入研究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市容局、合肥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研究餐厨废弃物管理体制的建立,已经形成了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监控、处置等完整的管理思路。)
背景介绍
我国城市每年产生的餐厨废弃物不低于6000万吨,按干物质含量计算,内含的能量相当于没年1000万亩以上的耕地的能量产出。传统的方法将餐厨废弃物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填埋或者焚烧处理,但是填埋会导致垃圾渗滤液增多,需底下水安全造成影响;焚烧时有于燃烧不充分,热值较低、不能达到热利用目的,而且容易导致产生二噁英,造成大气环境污染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 泔水猪、地沟油问题,是餐厨废弃物无序利用带来的后果,因为缺乏合适的处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政府监管难以奏效,致使泔水猪、地沟油屡禁不止。因此研究先进餐厨废弃物的处置技术和管理模式成为必然。)
应用前景
在学术界,餐厨废弃物通常按1万人每天产生1吨餐厨废弃物计算,将全国城市的餐厨废弃物量分为五级:一级为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每天约产生1000—1500吨;二级为武汉等大型城市,每天约产生500-1000吨;三级为青岛、宁波等中型城市,每天约200-500吨;四级为南阳、襄樊次中型城市,每天约100-200吨/天,五级为县级小型城市,每天约100吨以下。据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的调查,在中国日产餐厨废弃物100吨以上的城市有340个,100吨以下的有2800个。目前,餐厨废弃物处置工程的建设主要瞄准大中型城市,时机成熟将会向中小城市和县级城市推进。因此,餐厨废弃物处置的市场需求巨大,并且有广阔的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