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泵是维持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最重要动力设备之一。我国目前每年用于与泵配套的电机容量巨大,消耗电力占全国用电总量的15%以上。我国的产业用泵存在技术水平较低、可靠性较差、能效不高等问题,不符合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的社会发展要求。尤其对于应用在重要行业和工况的泵类产品,更需要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多年来,清华大学在水力机械的基础研究上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20多项。在长期研究基础上,开发了多系列的产业用泵,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泵行业的技术进步。其开发的泵系列主要有:油气混输泵、潜水混流泵、拖式混凝土泵、固液离心泵、固液离心泵。 )
背景介绍
泵在工农业生产中极为普遍,作为泵来讲,为满足特定领域或要求的泵的结构也各有区别,尤其是特殊行业对泵自身的密封要求有时极为严格。 有些技术领域需要泵送特殊成分的介质,如大型钢铁企业生产高档冷轧汽车用板材或高端硅钢板时需要泵送酸洗液,其成分为 20%浓盐酸或氢氟酸等混合酸,温度为 80℃ -100℃,普通材料的金属泵无法使用,极少数特殊材料的金属泵勉强可以使用,但也因使用寿命短、成本高而无实际使用价值。有些方案考虑在金属壳体内部贴附一层耐腐蚀非金属材料构成泵体,由于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内外层材料具有显著区别的热膨胀性能,这样就极易出现内衬塑料与金属外壳的分层脱离,造成泵的损坏,如衬氟泵就极易造成泵的泄漏,不仅浪费了资源同时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应用前景
清华大学研制的各系列产业用泵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技术先进、能效高等优点,既可以作为设备供应商的新产品开发,也适合泵用户的产品应用开发(含整泵及配件)。多系列产业用泵都是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的成果,产品附加值高,产品开发的经济、社会效益极大,推广前景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