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阶梯?深潭系统是山区河流中常见的一种河流地貌形态,由一段陡坡和一段缓坡相间组成,在纵剖面上呈阶梯状。天然阶梯?深潭系统是在水流冲刷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一种增加河床阻力、消减水流能量、抑制河床侵蚀下切的健康河床结构,这种结构在自然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然而,自然发育阶梯 深潭系统往往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山区河流,模仿天然阶梯?深潭系统建造人工阶梯?深潭系统,也可以取得控制河流下切、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的效果。自2006年开始,清华大学先后在云南、四川、甘肃等省,开展了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在山区河流治理方面的野外试验研究。研究成果显示,人工阶梯深潭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河流(沟谷)下切、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对于泥石流灾害也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目前,对于阶梯?深潭系统发育程度(河床结构强度)的研究正在进一步量化;同时研制了一批专用的测量工具,如用于测量河床结构的“河床结构测量排”、用于阶梯?深潭系统流速场测量的“湍流脉动流速仪”等;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减灾机理研究正在不断深入。通过对阶梯?深潭系统生物栖息地多样性的定量研究,采用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对山区河流的生态多样性进行评价,为山区河流生态评价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应用实例有:云南东川市吊嘎河(小江流域支流)人工阶梯?深潭方法试验、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滑坡堆积体泥石流治理方法试验、甘肃省礼县拦山沟泥石流治理。)
背景介绍
我国山区河流众多,许多河流的河床侵蚀下切,并以溯源冲刷方式传播到上游沟谷,引起沟坡增大,岸坡失稳和整个流域的土壤侵蚀,在汛期暴雨作用下,常常引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应用前景
阶梯?深潭系统发育较好的山溪常常伴随着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和优美的溪流景观,因此仿照天然的人工阶梯?深潭系统常用于河流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塑造,用于山溪森林公园建设可带来额外的休闲旅游经济收益。)